魚眼投影模型選擇:強化邊緣成像
如果你刻意要強化魚眼鏡頭邊緣成像區域、並放棄中央部分的成像品質(例如中央可以模糊、變形、犧牲解像度),那麼你應該選擇一種讓邊緣角度「展開更大比例」的投影模型。
✅ 推薦使用:等距投影(Equidistant Projection)
為什麼選它?
- 這種模型把每個角度(每度)均勻映射到感光元件上的距離。
- 也就是說:邊緣的角度(例如 80°~90°)會佔據和中心(0°~10°)一樣多的影像空間。
- 邊緣細節更容易分辨、成像佔比更大。
📐 投影關係
r = f ⋅ θ
r
:影像平面上離中心的距離θ
:實際視角f
:等效焦距
等距投影會把所有角度等距「展開」,使得邊緣角度佔據的像素變多,也就是重視邊緣角度的空間解析度。
📉 不推薦這些模型(如果你想強調邊緣):
投影模型 | 為何不推薦 |
---|---|
正交投影(Orthographic) | 邊緣壓縮嚴重,資訊集中在中心 |
立體投影(Stereographic) | 邊緣誇張變形,不利細節判讀 |
等固體角投影(Equisolid Angle) | 中心與邊緣解像度差異不明顯 |
🎯 建議應用場景
如果你希望:
- 抓取大角度邊緣動作(如運動分析、邊緣目標追蹤)
- 以魚眼鏡頭模擬類似側面視角的變焦效果
- 拍攝天文、地平線、道路邊線、牆角行為等邊緣資訊
那麼,等距投影是最佳選擇。
🛠 附加技巧(可配合使用):
- 在後處理中對中央做「模糊、裁切、降解析度」
- 設計光學鏡頭偏心(偏軸)來避開中央光軸
- 在感測器或軟體上裁切中央區域,專注分析外圈
需要的話我可以幫你畫一張比較幾種投影模型的圖,讓你直觀看到邊緣佔比和像素分配的差異。要嗎?
魚眼投影模型比較
以下是四種常見魚眼鏡頭投影模型的比較:
🔴 等距投影(Equidistant) → 每個角度佔據相等影像空間,邊緣像素密度最高,適合強調邊緣成像。
🟢 等固體角投影(Equisolid Angle) → 模擬人眼視覺效果常用,適中分布。
🔵 立體投影(Stereographic) → 邊緣誇張放大,適合視覺特效用途,但變形強烈。
🟠 正交投影(Orthographic) → 中央清晰但邊緣壓縮,不適合重視邊緣的應用。
你可以觀察到:紅色(等距投影)在邊緣區域最「展開」,最符合你希望利用魚眼邊緣成像的需求。如需我幫你實作對應的數學模型或映射演算法(例如 OpenCV 魚眼校正用的 cv2.fisheye
模組),也可以進一步提供。
留言